顯示具有 Brisban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Brisban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澳洲 Working Holiday - 第269天 - Cairns 之旅前篇 - 為一天活動而買的一部相機 – Olympus TG-850 開箱

可以為一天旅行而買的一部相機 – Olympus TG-850 開箱

數星期後就是Cairns 的旅行,其中的一天會遊期待已久的大堡礁,在網上搜索一番後,決定選擇從Port Douglas 德格拉斯港出發的船 – Sliversonic,去的礁區是比較遠而且較少人去的外堡礁北面,聽說那邊比從Cairns 出發,已經被破壞得蠻嚴重的內堡礁美得多,代價是多付接近HKD$1,000,而且從Cairns 出發到Port Douglas 要坐個多小時車,上船後亦要再用個多小時才到達,為的是欣賞一片大自然世界遺產,體驗到真正的堡礁自然生態環境。

有如此美景,眼看感受固然重要,如果可以帶走一點回憶,就更能勾起當時的體驗,說的當然不是要帶走珊瑚,不能做也不能想要帶走一些大堡碓珍貴的生物死物,可以帶走的就只有相片。船公司有提供Panasonic潛水DC相機出租,索價AUD$68(HKD$480)2GB SD咭可以拿走,但……我要那麼多SD 咭幹什麼!?

橫豎我又是經常去沙灘的人,自己買一部潛水相機也不過份吧。本身不是潛水攝影愛好者,沒有理由買一部用housing 的貴價潛水機,所以轉投潛水DC相機。

最後在Nikon AW120 (AUD$379)Olympus TG-850 (AUD$359) Olympus TG-3 (AUD$464) 中選擇,投了TG-850一票,雖然它是三部中最大光圈最小 (廣角f/3.5),潛力能水最弱 (10m),更沒有GPS,但它有兩個unbeatable 的賣點-潛水反mon + 21mm 鏡頭,也是暫時唯一一部有反mon 的潛水相機。


之後….噢!聖誕節托它歸家,放係廳度幾靚架!噢!聖誕節托它歸家,放係廳度閃閃下(….澳洲現在開始冬天但都不是聖誕節哦…..)

買回來之後就來個hands on 開箱LOL



反mon 靚仔


機面上指明可最深10米防水,21mm ULTRA WIDE 字樣



有左右聲道錄音,on/off 掣是按鍵式, 按掣設計合理


機蓋全機只用上一個,用了雙重鎖,對潛水機來說有不可或缺的必要,防止不覺意在水中打開機蓋。


背面沒有很複雜的按掣/轉盤,始終不是專業用機吧



反mon 可以180度隨意反起(Oh....sorry for ugly screen protective....O_o)


可以反到90度腰平添


180度反起自拍的時候手握感比想像中的好很多!


背面-食指和中指剛好扣在凹位上


上面提到的雙重鎖機蓋,就是要先解開上面的鎖,再解開下面的鎖才可以把機蓋打開


打開後就是這樣子,USB 充電、電池、記憶咭都全在這裡。
另外因為機蓋是用膠邊封住作防水效果,所以膠邊要保持無塵無頭髮在上面哦,我用的方法是用膠紙將塵貼走。


拿上手後,發現有少少因為掣和手帶位安排得太密的問題,按向右掣較難按


而Play back 和向上掣也容易按錯


相機比較特別的地方是竟然有Timelapse 功能,雖然沒有很多的設定,不過以小機來說已經非常好


還有黃金分割顯示,不是一般的三一分割


另一樣很好用的就是有1cm 微距,就用一張10元澳幣來試試


條紋清晰,不過始終手持拍攝和暗的關係可能有少少走位呢


另外又試一下影電話的pixel


這個就清晰多了


始終是簡單方便為主的相機,沒有pro 機的M mode,但有很多場景可以選擇,主打潛水,下水的mode 就已經有4個了


此機的naming系統是會分,月、日、張數,如P5240001,5月24日第一張,是跟據DCF 設定的。
而經測試過後,naming會亂的是把相機的相都del 或cut & paste,相片會在最後一個排列後開始計算。如果拍了一百張相至P5280100,把後50張相都搬走,留下P5280001-50,當SD card 再放入相機後,檔案會在P5280051 開始記錄,所以就會出現重覆現狀。但如果只把開首的張數移走,最後一張不移走,就不會出現重覆。日期改變至也不會令檔案排列重新計算。
解法方法就是如果一天內要過相入電腦多過一次的話,就把最後一張相留在咭內,或找一張沒用的相片命名為需要的檔案前一個的號碼。而第二天拍照的話就最好把folder內的相片清空,那排列就會在0001 開始。
另外跟據以前用OM機的經驗,如果拍滿9999張,再拍的相片會放在另一個folder內,循環開始檔案名命由9999至0001,也會出現檔名重覆的現象。


實機測試,相機清晰度,反應都不錯


顏色很不錯!當然這很大程度是澳洲的天氣問題XD



高ISO 的話要求不要太高吧,始終是小機,不過不失

之後去大堡礁後就可以試一下潛水拍攝了!

全文同步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續更新:
去大堡礁影的相都在下面,全部都是用這相機拍的:

簡評是下水相片質素不錯,不過還是需要後製,防水性能合格,還可以水底自拍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澳洲 Working Holiday - 第237天 - 臨離開前的Brisbane Heritage Walk

Brisbane 作為澳洲的第三大城市,縱然沒有歐洲般的深厚歷史,也有著很多澳洲立國初期就留下來的印記,見証著歷史的變遷。
來到這個城市已經半年多,雖然也走過不少的歷史建築,又遊過一年一次的Open House,但始終還有很多古蹟地方沒去過,Casey 比我走過的就更少,就襯臨離別Brissie 前再好好感受這個活力城市的文化氣息一面。

計劃路線是主要是在CBD 附近可步行之距離看舊建築,也從CBD 的北面高處走到南邊河岸,試試可以漫遊多少個景點。

是日第一站就是Old Museum,在網上看到這座坐落在Bowen Hills 的舊建築原本就有很豐富的拼色,最初的用途是展覽場地,後來成為博物館而得其名,而現在就變成音樂表演場地。
來到看之後,外表保養得不錯,覺得像教堂多於展覽表演場地,可惜基本上也不能內進參觀。正門處的場地都不能進,但繞到背面就有幾個舊式小教室,玻璃門雖是鎖著的,仍可看看這一邊的內部設計。












之後來到走一大段路從Bowen Hills 去到Fortitude Valley,走進之前住在ECO INN 時差不多每天都會經過的大教堂 St John's Cathedral,很久之前只走前去一次,這次再走進教堂,細心欣賞其建築特色,這教堂屬哥德復興時期的產物,哥德式教堂最深入民心的就是那飛拱設計還有肋架劵框,以當時的建築能力可以把內部的空間造得更大更高,有更接近上帝的意義,材料亦是用傳統澳洲常用的砂岩。在教堂外部看,教堂正門部份的砂岩和主體建築顏色不同,說明是經過擴建成為現時的模樣。





另外教堂內外的石雕和木雕都是很巧究很精致的,有心有時間的話在這裡欣賞半天也不過。
而且也有些教會用品的展覽給遊客多認識一點他們的歷史和文化,當然也有紀念品售賣。




















待續......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澳洲 Working Holiday - 第181天 - 在Brisbane 的半年

來了澳洲剛好半年,半年間的生活都是在Brisbane 這個澳洲第三大城市生活。半年裡,犠牲了不少,家人的照顧,安穩的工作,熟識的環境。換來的視角,感受卻是比想像的中來得好。
這裡沒有家人做的飯,但有親自下廚和煮飯給人吃還有其他人煮飯給我們吃的味道。這裡沒有坐在辦公室的工作,但有整條team一起每天忙得倒屎,閒hea,放smoko,完成工作下班的快感。這裡都是陌生的環境,但讓自己很快適應陌生的環境就過得比那個習慣已久的城市過得更悠然自得。
當然還有更多更多的得著。健康的身體、減少了的鼻敏感、受傷後很快復完的傷口 (雖然工作換來手腕拉傷)、獨立的生活空間、認識的很多人和他們的生活文化、還有很多幸運的事......
這一切一切,在半年後也未知如何,但這段日子將會銘記在心中,到現時為止我仍沒有後悔來這裡,繼續享受這裡的一切一切。希望之後的旅程會更精彩,並將這份精彩帶回香港。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澳洲 Working Holiday - 第67天 - 再一次搬家

終於要離開這個住了兩個月,充滿歡樂和回憶的ECOINN 天字一號房的高層床位


在雞肉廠Inghams 工作了一個星期,夜班的生活實在沒有概念知道何時下班,不知說好還是不好,這一個星期都是提早下班,所以不用趕尾班火車回到Backpacker。

但這樣的生活真的不知還可以維持多久,為免因晚點下班而趕不到火車回City (才剛到一個星期,還以為這裡的人會和香港人一樣會OT 工作),所以還是在工廠附近找個家比較實際,始終太晚的話還可以走路回家。

在Brisbane 找房住,除了在facebook 群外,還可以上sunbrisbane.com,sunbrisbane 網頁內除可找房,還可以找工作,易物,買車,留學,退稅,旅遊。。。等一站式網頁,有多國語這,如果看懂泡菜文的話會發現這個網頁的泡菜國用家還真多。

最終在距離雞廠一個火車站的距離找到一間房,可以先去看看。

附近的環境是這樣的,還真不錯哦

可是去到我要看的小屋,外表是這樣子的,最初還以為看錯門牌!


更甚的是門前是一片爛地....和鄰居的風格完全不相配


雖然不是個外觀很好的家,租金不算便宜,要AUD$150/week,但室內的環境很乾淨(比起backpacker 好得多了),而且有我需要的單人房,我是晚班,也不想晚上回家吵醒室友,所以最後也租住下來。


這間單人房有兩邊窗,而且有雙人床和大衣柜,其實室內環境很不錯,亦可以實現自己有一個房的目標,享有自己的寧靜和空間。
和香港的居住環境很不同,這邊住宿小區的馬路一般只有居民走動,所以很少有嘈吵的樣況,而且沒有過多的街燈,就算我是睡在向街的一邊,就是相中垃圾筒後那間房,也覺得很安靜



房子的外觀很不討好,但這個Cannon Hill 小區就很舒適,交通方面離CBD 30分鐘左右的車程,走到Woolworths 和Coles 購物也是走出門口走十分鐘的距離,而且全都是低密度的住宿,抬頭一望就是無盡的藍天,下班晚上走路回家路雖然有點黑,全街都無人無車,還有possum 和蝙蝠,不過最少有足夠照路的街燈,涼涼的天氣,還有滿天的星星陪伴,很喜歡這裡的時刻。

在這邊的感覺和Backpacker 的感覺截然不同,但同樣也享受喜愛,自覺生活真的是不能趕才能感受身邊的一切。